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
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发布 > 职业培训 > 新闻发布

天津市东丽区探索职业培训新路

近年来,天津市东丽区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工作,深入开展“万人培训促就业,万人竞赛促提升”双万活动,通过实施积极的职业培训政策、整合社会培训资源、加大职业培训投入力度、建立公共实训基地等,走出了一条“培训提技能、培训促就业、培训稳岗位”的符合城市化发展定位的东丽区职业培训新路子。

在无瑕街农民技能培训基地现场,随着裁判长吹响哨子,东丽区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(天车赛区)投入紧张比赛中。参赛选手熟练地开动天车,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“曲径通幽”、“ 翻山越岭”、“各个击落”、“ 狭路相逢”、“定海神针”五项任务。看,选手们沉着冷静、细心果敢,从绕桩、钻框,再到最后落点,各个项目精湛技艺展示,赢得现场观众的啧啧称赞。据该赛事负责人介绍,这项比赛考核选手操作天车的“精、准、稳、快”, 比得不仅是实际操作,更是心理素质的综合考量。开了十余年天车的选手翟洪亮是经过层层选拔,最后进入决赛。他说:“我们单位参加天车赛的人挺多的。通过比赛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,而且还提升实际操作水平,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提供了帮助。”

如今,拥有一技之长的蓝领工人不仅成为就业市场的“香饽饽”,也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重用。在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的现场,记者还见到了无瑕街李庄村村民李永伟。2012年,小李参加东丽区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,一举摘得天车赛区项目冠军,从此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。李永伟说:“原来,我以为只要把车开好就行。其实不然,通过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免费天车培训班,我发现自己理论知识还很不足,要学的东西还很多。通过学习提高操作的技能,在工作中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。”经过努力,小李拿到了大奖,操作证直接从初级工跨两级晋升为技师。不仅工资待遇有了提升,而且还承担领导交办的重要工作。东丽区搭建培训竞赛的平台,使李永伟靠自己拼搏奋斗,拥有了过硬的技术,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

俗话说:艺多不压身。拥有更多的资质,提高自身素质,打造具有含金量的技能,就很容易在人才市场上找到心仪的工作。万新街詹庄村村民韩帅,原是一名电工,现在在一家大型综合商场的物业公司上班。2013年年底,小韩在天津滨海就业培训基地参加了免费组织的物业管理员的培训,丰富了他的技能,成为全能型的技术人才。韩帅说:“以前工种单一。通过培训,我学习了房屋的维修与养护、礼仪管理等一些知识的培训,拿到了物业管理员的证书,现在有了全新的工作岗位,工资待遇明显提高了。”对于年轻的小韩来说,这份工作更具挑战性。

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,激发有就业需求的人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,拓展就业渠道也是东丽区探索职业培训新路的一个显著特点。东丽区相继举办叉车司机、电焊工、数控车工等技能项目比赛和大郑剪纸、手工编织等表演,一年赛事不断,项目丰富,参与人员众多,促使东丽区职业培训火了起来。区人力社保局就业训练中心主任孙平说:“我们根据街道区域特点和企业需求,举办相应赛事,就近为企业和所需人员提供服务。今年,东丽区举办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,共35个竞赛项目,整体来说每项赛事从培训到比赛都是政府掏钱,不需要企业和个人花一分钱。比赛之前的培训,达到哪个级别就取得哪个级别的资质证,获奖选手成为企业争抢的‘香饽饽’,实现了他们人生的价值。”

目前,东丽区形成了建立五项机制,整合四种资源,依托“三区联动”,开展“双万”活动,完善一项政策和举办一系列职业技能竞赛的思路,不断扩大培训项目和培训规模,增强培训能力,提升培训层次,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。

今年,东丽区还举办了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,确定了35个竞赛项目,其中技能竞赛项目25个,表演项目10 个,比去年增加了12个项目。截至目前,已进行了交通协管员、串珠、钩针、汽车维修、普车和剪纸等11项竞赛,参赛人员达到了1.5万人。上半年,东丽区培训各类人员6230人,其中培训中级以上人员283人。培训后,就业率保持80%以上,切实提升了东丽区城乡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。

证书查询

  • 点击刷新验证码